在慶華的工業版圖里,有這樣一片被熱浪包裹的領域—— 煉焦車間。這里是煉焦人專屬的戰場,他們每日在高溫炙烤中揮灑汗水,與上千度的焦炭并肩 “作戰”。塌焦后的熄焦過程中,蒸騰的熱氣早已模糊了護目鏡的視線,卻從未阻擋過他們精準操作的雙手,每一個動作都透著熟稔與堅定。
在這片熾熱的天地里,從一線員工到管理層,每個人都在用堅守詮釋責任。我身邊的熱修班組長,曾說過一句讓我至今難忘的話:“我就拿這雙手、這一身汗水,來對得起這份工資。自己問心無愧,也不讓別人在背地里說半句不是。” 說這話時,他眼里的堅毅像淬了火的鋼,讓人打心底里佩服。他在工作中的確如他所說那般認真,每一個細節都摳得極嚴,這份 “問心無愧”,他擔得起。
我們班的班組長同樣讓人敬佩。他們幾乎每天下班后,背上和胸膛前都凝著一層汗漬曬干后的鹽霜,像給深色工裝鑲了層白邊。他們總說,多替大伙分擔點,能讓一線的兄弟少些勞動量,多些休息的緩沖時間,別讓高溫拖慢了工作進度,更不能讓咱們在活兒上落了被動。
而我們的車間主任,更是把 “給大伙減負” 掛在心上。為了減少崗位員工的勞動量,讓一線能有個相對舒適的操作環境,他四處奔走想辦法:推進一項項技改,給崗位換上更大功率的空調,從兩臺導煙車的升級,到兩臺推焦車的優化,再到推焦車上收煤機的投用,還有工藝上的一點點改進…… 他這份藏在細節里的 “降溫” 心,每個員工都看在眼里、記在心里,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默默的守護?
在高溫煉焦人的世界里,從沒有 “安逸” 與 “輕松” 的字眼。他們不是與滾燙的焦炭打交道,就是與烏黑的煤料為伴,每天下班時,渾身上下都糊得黑油油的,只有眼白和牙齒透著點亮色。可正是這樣一群人,用雙手在熾熱的車間里為企業的發展壘起一塊塊基石;用汗水詮釋著勞動者最質樸的責任與擔當;用日復一日的堅守,書寫著屬于高溫煉焦人的華麗篇章。
(來源:寧夏慶華焦化公司煉焦 羅利哈)